0%

力扣top100-特殊技巧

特殊技巧

位运算

Java中支持的位运算
位与(&):二元运算符,两个为1时结果为1,否则为0
位或(|):二元运算符,两个其中有一个为1时结果就为1,否则为0
位异或(^):二元运算符,两个数相同时结果为0,否则为1。任何数和0做异或结果仍然是原来的数,任何数和自身做异或结果还是0,异或运算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。异或-1 (二进制全为1) 相当于取反
位取非(~):一元运算符,取反操作,即1变为0,0变为1
左移(<<):一元运算符,按位左移一定的位置。高位溢出,低位补0,符号位不变。
右移(>>):一元运算符,按位右移一定的位置。高位补符号位,符号位不变,低位溢出。
无符号右移(>>>):一元运算符,高位补零,低位溢出。

位移操作

Java中的位移操作只针对int类型的有效,Java中,一个int的长度始终是32位,也就是4个字节,它操作的都是该整数的二进制数。也可作用于以下类型,即 byte,short,char,long(它们都是整数形式)。当为这四种类型时,JVM先把它们转换成int类型再进行操作。

左移(<<)

高位溢出,低位补0,符号位不变。移动位数超过该类型的最大位数,则进行取模,如对Integer型左移34位,实际上只移动了两位。左移一位相当于乘以2的一次方,左移n位相当于乘以2的n次方。

右移(>>)

高位补符号位,符号位不变,低位溢出。右移一位相当于除以2的一次方,右移n位相当于除以2的n次方。除不尽向下取整。

无符号右移(>>>)

高位补零,低位溢出。即若该数为正,则高位补0,而若该数为负数,则右移后高位同样补0

Java 不直接支持无符号左移操作,因为在 Java 中所有的整数类型(如 byte, short, int, 和 long)都是有符号的。这意味着所有的左移操作 (<<) 都是有符号的,即它会保留整数的符号位。

然而,在 Java 中,由于整数是有符号的,并且使用补码表示法,所以实际上不需要无符号左移操作。当你进行左移操作时,高位溢出的部分会被丢弃,低位则用0填充,这在效果上与无符号左移是一样的。

例如,对于一个 int 类型的值,其范围是 -2,147,483,648 到 2,147,483,647(32位),如果你对一个正数进行左移,那么高位溢出的位会被丢弃,低位用0填充,而负数的情况也是一样,只是高位的符号位会被保持。

位运算的使用

判断奇偶数

我们通过二进制判断奇偶数的话,看的是二进制最后一位,如果最后一位为0的话是偶数,为1的话是奇数。

1
2
3
4
5
int num = 5;	
System.out.println(num + "是" + ((num&1) == 0 ? "偶数":"奇数"));
// 0101
// 0001
// 0001 = 1 所以是奇数

获取二进制位是1还是0

1
2
3
4
int n = 86;
System.out.println(n + "的第五位是" + (((n&(1<<4))>>4) == 0 ? "0":"1"));
System.out.println(n + "的第五位是" + (((n>>4)&1) == 0 ? "0":"1"));
// 右移四位后则最低为就是第五位

交换两个整数变量的值

1
2
3
4
5
6
7
8
9
int num1 = 10;
int num2 = 20;
num1 = num1^num2;
num2 = num1^num2;
num1 = num1^num2;
System.out.println("num1=" + num1 + ", num2=" + num2);
//num2可以看成是num1^(num2^num2),故结果为num1
//num1可以看成是(num1^num1)^(num2^num2)^num2,故结果为num2

不用判断语句,求整数的绝对值

负数的绝对值为,补码取反+1,即 ~a+1。而一个32 bit的int类型的正数 >> 31,结果为0,负数 >> 31 为-1。

即 (a >> 31) 的结果为 0 或者 -1。如果 a 为负数,(a >> 31) ^ a 相当于 ~a,则需要 + 1 才能得到 a 的绝对值

且一个32 bit的int类型的正数 >>> 31,结果为0,负数 >>> 31为1。

所以代码为:

1
2
3
int a = -10;
int b = ((a >> 31) ^ a) + (a >>> 31);
System.out.println("a=" + a + ", b=" + b);

也可以写成

1
2
3
4
5
int a = -86;
int b = a >> 31;
// 当a为正时:b = 0,a ^ b = a;
// 当a为负时:b = -1,a ^ b = ~a;
return (a ^ b) - b; // 也可以写为:(a ^ (a >> 31)) - (a >> 31)

常见面试题

2*8怎么运算性能最好

实际采用位运算的方式是性能最好的,因为计算机对于计算数据的话,都是以二进制来进行运算的,所以使用位运算相比直接使用(+、-、 *、/)运算符,要更高效,能显著调高代码在计算机中的执行效率。相当于2 << 3。

136. 只出现一次的数字

136. 只出现一次的数字

给你一个 非空 整数数组 nums ,除了某个元素只出现一次以外,其余每个元素均出现两次。找出那个只出现了一次的元素。你必须设计并实现线性时间复杂度的算法来解决此问题,且该算法只使用常量额外空间

1
2
3
4
5
6
7
8
9
10
class Solution {
public int singleNumber(int[] nums) {
//使用异或运算 a^a = 0 a^0=a
int ans = 0;
for (int num : nums) {
ans ^= num;
}
return ans;
}
}

扩展:只出现两次的数字。一个数组里面只有一个数字出现两次 其他都是一次

169. 多数元素

169. 多数元素

给定一个大小为 n 的数组 nums ,返回其中的多数元素。多数元素是指在数组中出现次数 大于 ⌊ n/2 ⌋ 的元素。

你可以假设数组是非空的,并且给定的数组总是存在多数元素。

本题常见的三种解法:

  • 哈希表统计法: 遍历数组 nums ,用 HashMap 统计各数字的数量,即可找出 众数 。此方法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均为 O(N)。

  • 数组排序法: 将数组 nums 排序,数组中点的元素 一定为众数。

  • 摩尔投票法: 核心理念为票数正负抵消,此方法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别为 O(N) 和 O(1) ,为本题的最佳解法。

摩尔投票法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class Solution {
public int majorityElement(int[] nums) {
//nums的众数为x 票数和为votes
// 众数的票数+1 非众数-1 那么总票数一定大于0
//如果数组的前m个数字的票数和为0 那剩余的n-m个数字的票数和仍然大于0,且众数仍然是x
//当总票数votes为0时,当前的数字设置为众数x
//核心思想就是抵消原则 众数和非众数的抵消 非众数之间的抵消
int x = 0, votes = 0;
for (int num : nums) {
if (votes == 0) x = num;
if (num == x) {
votes += 1;
} else {
votes += -1;
}
}
return x;
}
}

75. 颜色分类

75. 颜色分类

给定一个包含红色、白色和蓝色、共 n 个元素的数组 nums ,**原地**对它们进行排序,使得相同颜色的元素相邻,并按照红色、白色、蓝色顺序排列。我们使用整数 012 分别表示红色、白色和蓝色。必须在不使用库内置的 sort 函数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。

解答:排序分成三个部分。类似于快速排序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class Solution {
public void sortColors(int[] nums) {
int l = 0, r = nums.length - 1;
int i = 0;
//l是记录最左边的1的位置 也就是下一个插入0的地方
//r是下一个插入2的位置
while (i <= r) {
if (nums[i] == 0) {
swap(nums, i ,l);
i++;
l++;
} else if (nums[i] == 1) {
i++; //这里l的位置不变
} else {
//这里不用i++ 因为换过来的num[r]也可能等于2 所以r-1,继续交换 直到num[r]不等于2
swap(nums, i, r);
r--;
}
}
}
void swap(int[] nums, int a, int b) {
int temp = nums[a];
nums[a] = nums[b];
nums[b] = temp;
}
}

31. 下一个排列

31. 下一个排列

整数数组的一个 排列 就是将其所有成员以序列或线性顺序排列。

  • 例如,arr = [1,2,3] ,以下这些都可以视作 arr 的排列:[1,2,3][1,3,2][3,1,2][2,3,1]

整数数组的 下一个排列 是指其整数的下一个字典序更大的排列。更正式地,如果数组的所有排列根据其字典顺序从小到大排列在一个容器中,那么数组的 下一个排列 就是在这个有序容器中排在它后面的那个排列。如果不存在下一个更大的排列,那么这个数组必须重排为字典序最小的排列(即,其元素按升序排列)。

  • 例如,arr = [1,2,3] 的下一个排列是 [1,3,2]
  • 类似地,arr = [2,3,1] 的下一个排列是 [3,1,2]
  • arr = [3,2,1] 的下一个排列是 [1,2,3] ,因为 [3,2,1] 不存在一个字典序更大的排列。

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,找出 nums 的下一个排列。必须** 原地 **修改,只允许使用额外常数空间。

解法:我们会尽可能的将低位的数字变大,这样才符合下一个排列的定义。

也就是从低位往高位检查,观察某一位在下一个排列中是否可以被更大的数代替。

假设第k个位置就是需要替换的位置。其实就是将 k 位到低位的所有数作为候选,判断是否有更大的数可以填入 k 位中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class Solution {
public void nextPermutation(int[] nums) {
//为了更好理解,我们结合样例来分析,假设样例为 [1,3,5,4,1]:
int n = nums.length, k = n - 1;//k就是那个需要被替换的数
//从后往前找,找到第一个下降的位置,记为 k。注意k 以后的位置是降序的。 在样例中就是找到 3
while (k - 1 >= 0 && nums[k - 1] >= nums[k]) {
k--;
}
if (k == 0) { //已经是最大的排序的 目前就是降序 直接翻转即可,会比sort快
reverse(nums, 0, n - 1);
} else {
//从k往后找,找到最小的比 k 要大的数。 找到 4
int a = k;
while (a + 1 < n && nums[a + 1] > nums[k - 1]) { //这里的k-1就是3的位置
a++; //因为k之后的是降序的 所以就一直修改a的值 直到最后一个就是最小的
}
//将两者交换。注意此时 k 以后的位置仍然是降序的。
swap(nums, k - 1, a);
//直接将 k 以后的部分翻转(变为升序)
reverse(nums, k, n - 1);
}
}
void reverse(int[] nums, int a, int b) {
int l = a, r = b;
while (l < r) {
swap(nums, l++, r--);
}
}
void swap(int[] nums, int a, int b) {
int tmp = nums[a];
nums[a] = nums[b];
nums[b] = tmp;
}
}

287. 寻找重复数

287. 寻找重复数

给定一个包含 n + 1 个整数的数组 nums ,其数字都在 [1, n] 范围内(包括 1n),可知至少存在一个重复的整数。

假设 nums 只有 一个重复的整数 ,返回 这个重复的数

你设计的解决方案必须 不修改 数组 nums 且只用常量级 O(1) 的额外空间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class Solution {
public int findDuplicate(int[] nums) {
//如果数组中有重复的数字, 那么就会产生多对一的映射,形成的链表就一定有环
//找到数组中的重复整数 <==> 找到链表的环入口 那么这道题就相当于环形链表2
//以数组 [1,3,4,2,2] 为例,我们将数组下标 n 和数 nums[n] 建立一个映射关系 f(n),
//其映射关系 n->f(n) 为:0->1 1->3 2->4 3->2 4->2
// 环: 0 -> 1 -> 3 -> 2 -> 4 -> 2 -> 4 ....
int slow = 0, fast = 0;
do {
slow = nums[slow];
fast = nums[nums[fast]];
} while (slow != fast);
slow = 0;
while (slow != fast) {
slow = nums[slow];
fast = nums[fast];
}
return slow;
}
}